或者就是,让主角处于高位,享受权利的压迫。
写不出高贵的灵魂,只能展现高贵的地位。
不同于这些影视剧中悬浮的剧情和人物。
贾樟柯影视中的主角,永远是最写实的。
他将镜头对准的,是出于那些仍然在生存中挣扎的小人物。
平凡的悲哀,是时代的阵痛。
在贾樟柯的电影中,这些底层小人物的命运悲苦,但却也不肯屈服。
他们也会想尽各种办法,让自己看上去过得体面一些。
于是就只能去坑蒙拐骗,或者犯下更大的错误。
因为不走正道,所以最后结局往往也很悲惨。
也正是因为电影中,这些边缘人物真实的表达,让贾樟柯的电影受到了很多争议和批评,甚至最后被封禁。
比如贾樟柯的代表电影《天注定》,改变了现实中真实的四个案件。
其中包括邓玉娇刺官案、富士康跳楼案等引起一时轰动的大型案件。
对于生活在底层的人来说,往往都是被推着走的。
他们的生活根本经不起风浪,别人动动手指,就能让他们走投无路。
但真要说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找闪光点,又只能看到他们麻木的模样。
这也是贾樟柯电影备受争议最大的原因。
有观众在观影之后感叹说,太真实了,真实的让人有些害怕。
王家卫的《繁花》,描述了当时上海最繁荣的一面。
那里的人即使陷入暂时的困顿,但在十里洋场,依然有力气去搏一次。
然而这种情况再贾樟柯的“县城文学”中却不可能见到。
为了生存,人们用尽了全力,扫过大全景,每个人脸上都是麻木且沉重的。
人是灰头土脸的,环境也显得非常沉闷。
在中国,王家卫《繁花》上映之后,获得了极大的成功。
人们也乐于看到,这种主角重新再次站上高峰的场面。
而贾樟柯的县城文学,却因为太过真实,反而让人不想去看到生活另一面真实的悲哀。
那个时代县城乡村的人们,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签就是“土”。
贾樟柯电影的女主角,他的灵感来源妻子赵涛,也被别人身上也有这个特征。
有人评价贾樟柯的电影说,“ 流水的男主,铁打的赵涛。”
他非常喜欢,用妻子赵涛作为拍摄的女主角。
赵涛从出道到成名,都是因为贾樟柯。
当时贾樟柯导演在选演员的时候,一眼就看中了正在上舞蹈课的赵涛身上的气质。
赵涛最开始的时候,也非常震惊导演的选择,当即表示了拒绝。
可由于贾樟柯导演的坚持,赵涛同意了可以先去试试。
从此之后,赵涛就成了贾导的御用女主角。
后来随着合作的加深,两人的感情也更加亲密了,还传出了绯闻。
但当时贾樟柯导演和前妻还没有离婚。
对于三个人的感情,他们也从来没有回应过。
在一次访谈节目上,贾樟柯说起为何一直用妻子赵涛的原因。
他说“长得像七十年代的人”。
够旧够朴实够接地气,恰恰是贾樟柯电影风格所需要的。
像贾樟柯导演拍摄的电影,在我国一般被归类为文艺片。
这类影片虽然评价比较好,但通常没有什么票房,所以很多文艺片最后都是赔本的。
但贾樟柯却很少有赔钱的时候,大赚的时候也不再少数。
他从来不想迎合市场,唯一想做的就是“站着能把钱赚了”,最后也确实做到了。
其他人拍商业片赚到的钱,他拍文艺片一样能赚到。
比如影片《三峡好人》,贾樟柯导演拍摄的成本是几百万。
最后版权费就卖了四千多万,最后拿了金狮奖。
还有和王宝强合作拍摄的电影《Holle,树先生》。
影片中王宝强一个抽烟的场面,至今仍然是北影教科书级别的场面。
虽然国内票房一般,但胜在口碑好,这部电在海外播放的成绩也非常不错。
贾樟柯在很多观众心中,也是不可多得而且有理想的好导演。
可就在近两年,贾樟柯夫妇的口碑却在人们心中直线下滑。
时代的发展也让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改变。
分析贾樟柯几部作品中主要的“小人物”角色。
他们身上都有很多的共同点,用四个字概括就是“又穷又坏”。
所以有些观众看完影片之后,也就有了这样的一个疑问,难道所有的穷人都是坏人吗?
明明更多的普通穷人每天都勤勤恳恳地劳作,却被冠上了爱偷奸耍滑的标签。
再结合如今很多影视作品中,总是把富人大小姐塑造成善良纯真的,而把想要努力向上爬的女配塑造成一个恶毒的形象。
这模式化的剧情和拍摄,让很多人无感。
凭什么有权有势的富人是善良的,而穷人却总在被抹黑。
贾樟柯电影中聚焦的边缘人物,其实也并不是大众的形象。
大多数人虽然普通,但也是真诚善良的。
而且在很多国外媒体眼中,他们喜欢看的中国人的形象就是贾樟柯电影中那样的。
似乎越抹黑,才能越得到国际的认可。
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,贾樟柯的作品于是受到了很多人的贬斥。
在一次访谈中,有记者问他为何现在很多好莱坞电影都不行了,贾樟柯回答说“中国人应该有更加开放的胸怀。”
这言下之意,不就是中国观众闭塞吗?
还有爆料说,贾樟柯的影视公司是专门进口国外电影的,所以他才会这样说。
时代是进步的,影视作品也应该跟上人们的步伐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